close

第三天行程:喜樹仔

在開始寫我們的行程前先讓大家讀讀以下文章,這是截取自羅士哲所寫的文章。(完整文章連結於此

截取台南塾羅士哲的文章部分內容
 
說到台南,往往想到的就是赤嵌樓,安平古堡,是孔廟。這些都是屬於府城舊城區,或者安平的地景,但慢慢的,不只對外地人,甚至對台南本地人,這些地景都霸佔了對台南的想像。但是,府城只是台南的一部分,而不是全部。府城從古至今,都是政經中心,同時也消費著嘉南平原上的各種資源。城外的「草地」(chháu-tē),一方面供應著府城所需,一方面也作為邊陲,發展著屬於自己的文化,自己的生活。把視野放大,這些文化與生活樣態,才是台南真正的基底。
 
喜樹仔位在鯤鯓(khun-sin)上面,根據考證,應該是六鯤鯓的位置,隔壁的灣裡,則是七鯤鯓。老一輩稱之為「死樹仔」(sí-chhiū-á),據說是因為鹹地種不活樹木所致。由於台江內海淤積,現在已經無法看到浮在海中的「鯤鯓」地貌了,但如果仔細踏過喜樹庄頭,還可以看見中間高,兩側低的地形。這樣一座海中的山,真的像極了鯨魚。這次的Liām台南,我們就從鯨魚出發。
 
1  2  
 
我讓小孩對照這兩張地圖,猜猜看,我們現在所在的位置是哪裡。手繪地圖上的鯨魚,一共有七隻。古地圖上,什麼地方看起來會像七隻鯨魚呢?台江內海邊緣的七個沙洲,看起來應該最像了吧!
 
鯨魚的台語,一般說作「海翁」(hái-ang),但用在沙洲命名上,又有個特殊的說法「鯤鯓」。我們所在的萬皇宮,就是六鯤鯓,喜樹庄的大廟。大廟旁通往庄裡的老街,就是鯤鯓的龍骨(liông-kut)。今天,我們準備了許多照片,每張照片配上一段簡短的說明,當作今天讓小孩尋找的地景。這些照片包含了建築,神明,食物,動物。每一樣,都訴說著喜樹的故事。

 

士哲用他畫的七隻鯨魚的圖,配合古地圖介紹了今天的地點「喜樹六鯤」(鯤為鯨魚,鯓為鯨魚隆起的背部截取自維基百科,他和孩子們討論在海裡的鯨魚,哪個位置適合蓋房子?是背部、頭部還是尾巴呢?原來是蓋在背上呀,因為最高的地方是最不容易被海水淹到的地方,在這一個窄窄的背上可以蓋房子的地方不大,且因為海風強大,所以這裡的房子都蓋的很緊密,因此也讓這喜樹老街像個迷宮般,走進去很難看出自己身在何處。

這天士哲拿出了許多喜樹這裡拍的照片,說明完照片後,讓孩子選三張最想找到的東西,孩子選了一種黃色的花、一隻貓以及一種好吃的食物。

   

選好後,大家準備出發了,第一站孩子先在市場裡,想先問花在哪裡,以及他的名字。

   

 

走著走著,一位阿伯好熱情和我們打招呼,還直說要孩子和他合照,一個孩子自告奮勇要來問花,阿伯說那是「扑樹仔」(phah-chhiū-á),並告訴大家要上哪找。

 

 

問完後來張合照,ㄟ...怎麼只有三位要照呀。

 

走出來後看到下圖的介紹,原來那是粿仔樹,也就是黃槿花。  

 

在這活動中心旁就有很多的扑樹仔。

  

因為一早下過雨,所以地上溼的也有些泥濘處,走的過程中孩子開始抱怨鞋子濕掉不舒服,大家給了一些建議,例如襪子脫掉只穿鞋或鞋子脫掉打赤腳...等

   

大家開始找尋摘取花朵

  

大家摘了幾多花,清洗完畢,於是就坐在籃球場上圍成圈圈野餐囉,沒錯,士哲說我們來野餐吧,今天的主食是黃槿花花瓣。

      

孩子開始學著士哲剝下花瓣,並放入嘴裡品嘗,大部分孩子就默默吃完一片。

  

突然我看到我們家孩子,邊吃邊說難吃,但還是一瓣一瓣的一直撥來吃,默默的竟吃完一整朵花的花瓣,我好奇試了一片,其實花瓣紫紅色的地方算不錯吃,但黃色的地方有些澀澀不好入口。

       

吃完一個小女孩拿出了紙,用花瓣搓在紙上,變成黃色顏料,又用紫紅花瓣變換顏色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

這整棵樹每個位置都能被拿來使用,花瓣被炸來吃,葉子用來墊在紅龜粿下,樹皮可以做成繩子。結束了野餐繼續找下一個:貓。

 

孩子突然在一個舊屋內發現一隻貓。

  

  

但是是黑色的,並不是照片裡我們要找的那隻,大家走著走著,一不小心就走到外面了,這裡真的像個迷宮,完全搞不清楚身處何處?

   

又走回巷子裡,突然看到士哲前面介紹的一張照片,馬背的屋頂,孩子們找到一個,又找其他馬背,原來有各種不同的樣子呀。

   

在這時突然聽到音樂聲,尋著聲音看到有三個人談著樂器,大家仔細聆聽完,才上前尋問,原來這是南管琵琶。

   

桌上擺著的樂譜,其實我也看不懂,原來他們唱的是工尺譜。

 

大人在聊著時,孩子等了一會,有些不耐煩的想離開,於是我們就先離開了,出來後,士哲告訴孩子們:大家知道為什麼大人會這麼興奮嗎?這是因為這個南管琵琶,這屬於台灣本土的樂器,是很難得看的到的,會的人也非常少。

 

接著我們又繼續走,我門轉進一個窄窄的路,但進去後發現是人家的前庭,於是又走了出來,這時遇到一個當地人,問了照片裡的貓,他說在這的貓很多,不容易找到特定的貓,所以我們又問了好吃的麵粉酥在哪,他帶著我們走回剛剛的小路,沒多久就走到了餅店。

   

這裡的麵粉酥很有名,原來台南很多店家的麵粉酥都是從這批的,孩子吃著麵粉酥,一口接一口地吃。

       

老闆說著以前的生活,他說在這小巷以前可是一整排攤子的市場,小小的巷子兩旁都擺著攤,那時常常擠著好多人在市場裡,聽著這些仿佛回到老先生的年代,看著街道,突然聽到喧鬧的聲音,原來我跟著他的回憶來到這裡以前的生活了。

 

我們最後要走回原本的喜樹大廟萬皇宮,沿途我們家哥哥一直想走原路回去,但大部分人想要繼續往前走,大家說服哥哥繼續往前走應該就會回到原本的地方,但他不相信,深怕愈走愈遠,到時回不去原地,就在邊走邊爭的同時看到了萬皇宮,這時的哥哥才改了口氣,放下了焦慮。

 

回到喜樹大廟萬皇宮後,有幾個孩子帶來了樂器、士哲帶了月琴以及家蓁帶的烏克麗麗,中間有好多次小提琴和二胡的合奏,讓我一直露出崇拜的眼神,最後大人和小孩們還用這四種中西樂器合奏了唸歌,聽著演奏配合上頭的扁額,再適合不過了。

 

下面這影片是士哲自己寫的唸歌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幸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