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講者:蔡慶樺 

講座:為什麼我們留在鄉間?為什麼不?Warum bleiben wir in der Provinz (oder auch nicht)?

@台東 晃晃二手書店

 

 

當我看到晃晃辦的一場講座,簡介到城市與鄉間在台灣論德國城鄉”...我只是因為這幾個字眼而來聽這講座。

 

一進到講座,聽到海德格這人物,原諒我膚淺,我完全不懂不了解,但努力理解講者釋出的語言,從一堆文字中抓住幾個能理解的字眼,終於先聽懂了一段來自德國西南,都先讀神學院,後來再轉向哲學..”,慢慢地開始對講者口中的海德格有感覺,講者口中的語言,我開始聽得懂了(啊~明明是說中文,但前幾分鐘我卻好像在聽不懂的國外語言,因為以為是在講歷史,小時候完全不能理解歷史,現在其實也還是)。

 

 

講者提到,海德格說的兩種生活方式:農家生活所處的「孤獨」(Einsamkeit) / 都市生活(das bäuerliche/städtische Leben)所處的「單獨」(Alleinsein)。

 

當我聽到時我直接在自己的心深處植入我對城鄉出現的字的解釋,是用我的生活去解釋的,農家生活所處的「孤獨」,是一種寂靜、與世隔絕的獨處感,而都市生活所處的「單獨」,是一種被迫的的寂寞、被排擠的孤立。

 

 

講者提到:城市的無情、罪惡、失序、墮落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鄉間的完整、生命力、秩序、和諧。

 

原來我也這麼認為,所以對於前陣子自己在北歐鄉間的野營,有種獨立於世界的美感,有種寂靜的舒服,而當我踏入較大城市時,沒來由的不想多待,想逃離,之後也索性有些大城市就不去了。

 

我認為城市人為生活忙碌,我想往往心是停住的,對周遭的東西沒了感覺,沒有時間感受到、分別出四季的風,沒有時間理解日出、日落時不斷變化的色系,但似乎現今的大部分人是如此,追逐以為的所需,不斷地生產自己的消費能力,忘了想要的生活感受,忘了停頓,忘了放進自己的知覺,似乎不論城鄉,我想了解自己而能感受周圍,似乎才是重要的。

 

就在前陣子,某天我先生一早到陽台走回房間時,他說著:秋天好像來了,這話從他嘴裡說出我有些訝異,因為總覺得他無感於萬物變化,且常常不表達出自己的想法,不論平日的生活,甚至出遠門旅行時,他好似都是追著時間跑,好似是指在意這站停多久,下站是否該啟程了,而當下他好似無法就在當下,不論是好好的吃頓飯,或者只是空白,他似乎也恐與自然,或許是因為我和孩子在他來之前已經試過野營,又或許我不斷解釋著感受周圍萬物這事,在我提起要野營時,他終於沒有第一句話就拒絕我了,終於可以稍微說說自己的想法了,記得之前在紐西蘭也野營過一次,記得那時的他和大兒子極力反抗我想停留在那野營的想法,我們努力的拉扯各自的理由,最後有些難堪不適,但我是好堅持呀,只是好想待到隔天天亮一見此地的美,當然隔天我多享受在此,不確定他們是否如此,但至少待著時,能多少放慢腳步,而打開些許閉鎖的知覺。

往往我都要自作聰明似的引導他,又想我是否干涉太多他的思考邏輯,但在他提到感覺秋天來了時,我卻開心我們這幾年對生活有的溝通和對話。

 

▼當時的紐西蘭野營

IMG_6783.JPG

 

 

而今天的講者在最後提到:德國社會學家哈特穆羅薩(Hartmut Rosa)共鳴(Resonanz)理論

 

讓我想到的就是上面那段我以為的我先生的變化,似乎在這資本主義下,讓他在長大的過程忘了感受生活,甚至少了經驗自然,而我卻如此的感受生活與喜愛體驗自然,兩人差別甚大,但在我看了講者放的一段影片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2rquixg7KqM

好適合解釋我們現況,不同步調的節拍器,被放在可以滾動的罐子時,最後的節拍器因為這樣的連結,產生一樣的擺動,有了共振關係。

 

 

講者最後提到,思考城鄉的可能:與世界及他人共振。

其中講者說:不斷投入資源、消耗資源的加速的社會....減速並非答案,而是共振,或者說共鳴。好的生活不是累積很多資源,而是擁有豐富的共鳴經驗。....共鳴是一種與世界連結的體驗,而不必然是與人連結....

 

或許我們不得以得處在加速的社會裡,每天的爆炸資訊往往令我恐懼,會讓人想逃離,但原來我可以選擇共鳴的機會,而不是只單純堅持在自己的節奏中無法產生與他者的共振。

 

不管在生活或旅行,不管在城市或鄉間,我和家人靠著我們與世界的共振,有了相同的頻率,原來在這加速的社會,不是至思考如何慢下來,
而是要懂得如何產生共振,不是各說各話,而是產生連結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幸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